生命的化学

访问量:274047
日访问量:47

研究热点

  • EMT与肿瘤

    张可华;宋建国;

    上皮细胞向间质细胞的转变(epithelial to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哺乳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生理现象,也是维系生命体组织平衡的基本生物事件。目前的研究表明成熟组织中不适当的EMT对多种肿瘤的发展进程具有重要的影响。EMT可促进肿瘤细胞的浸润以及肿瘤的转移,还可能使肿瘤细胞逃逸某些因素诱导的凋亡。本文综合目前的研究进展,旨在阐述EMT与肿瘤的关系以及EMT发生的分子机制。

    2008年05期 No.164 523-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56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9 ] |[阅读次数:190 ]
  • 细胞外的“组”和“组学”

    王克夷;

    总的说来,细胞是蛋白质组研究的热点。除了血浆,细胞外的蛋白质几乎是被遗忘了。然而,细胞外的蛋白质形成了细胞外基质,它们是细胞功能所必需的。在某些情况中,细胞外基质能对细胞产生许多效应。除了基质蛋白质组,细胞外还有很多"组"。糖组是细胞外的另一个组。在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中,细胞外基质中的蛋白质和糖被降解。被降解的产物是化合物,它们是降解物组的对象。现在一个大的组——人类蛋白质组——正在启动。在这个大的组中,细胞外基质应该被捡起,并从冷点转化为热点。

    2008年05期 No.164 527-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1 ]

新进展

  • 线粒体蛋白质组学

    孙青菊;焦炳华;

    线粒体作为真核细胞内一种重要的细胞器,在许多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了线粒体蛋白质组的研究。本文对近年来线粒体蛋白质组学的研究现状、存在的影响因素及发展前景进行了综述。

    2008年05期 No.164 531-5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下载次数:6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68 ]
  • SP细胞的研究现状

    许义新;朱海英;艾静;胡以平;

    在干细胞研究中,侧群(side population,SP)表型是指用来表示某些细胞具有的将进入细胞的荧光染料Hoechst33342或诺丹明123排出的特性,将利用该特性分离的细胞称为侧群细胞(side population cell,SP细胞)。众多实验提示SP表型可能是干细胞或前体细胞的筛选标志。然而也有实验指出SP细胞与干细胞存在差异,因此对SP细胞的研究日益深入。本文就SP表型的形成及影响因素,SP细胞与干细胞的一致性及差异性等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2008年05期 No.164 536-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4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86 ]
  • 微RNA:天然免疫的新型调节子

    赵朴;郑玉姝;贾贝贝;刘兴友;姚四新;

    微RNA(microRNA,miRNA)是多种生物学过程的有效调节子,并表现为基因的定量调节。新出现的证据表明miRNA与天然免疫反应的调节有关。这种调节作用有助于维持宿主免疫反应和保护感染组织间的平衡。深入理解miRNA对天然免疫反应的调节有助于鉴定免疫调节的新靶标和建立基于miRNA的有效疗法。本综述重点总结miRNA在调节免疫细胞发育、Toll样受体和炎症细胞因子信号中的作用。

    2008年05期 No.164 540-5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6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53 ]
  • 抑癌基因p53调控的微RNA——miR-34基因家族

    陈雪;李子坚;李力力;曹亚;

    微RNA(microRNA,miRNA)是一种内源性非编码小RNA,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p53是重要的抑癌基因,在DNA损伤和癌基因等刺激下活化,诱导下游基因表达,使细胞周期阻滞、DNA修复并促进细胞衰老或凋亡。本文主要介绍近期发现的直接受p53调控的miR-34基因家族,及其在生长阻滞和细胞凋亡方面的研究进展,揭示了蛋白质与非编码RNA在重要的p53抑癌网络中的相互关系,为肿瘤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2008年05期 No.164 54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2K]
    [下载次数:6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62 ]
  • 微RNA在植物抗逆过程中的作用

    赵传志;李长生;张传坤;毕玉平;王兴军;

    微RNA(microRNA,miRNA)通过降解靶基因的mRNA或者抑制其靶基因的翻译控制生物体的多项重要生物途径,影响生物体不同组织器官的发育。本文重点综述了与植物抗逆相关的miRNA的最新研究进展。

    2008年05期 No.164 549-5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5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43 ]
  • Maf1:一种RNA聚合酶Ⅲ的负调节因子

    郭晓强;周强;

    Maf1是一种RNA聚合酶Ⅲ的负调节因子,在酵母雷帕霉素诱导的营养限制、DNA损伤和分泌通路缺陷反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不利生长条件下,Maf1被蛋白磷酸酶2A脱磷酸化而激活,被运输到细胞核发挥对RNA聚合酶Ⅲ的抑制作用。Maf1还可以被蛋白激酶A磷酸化并在Msn5载体蛋白的协助下运出细胞核而解除抑制。Maf1在真核生物中高度保守,因此相关研究在理解哺乳动物RNA聚合酶Ⅲ转录抑制机理方面可能有重要意义。

    2008年05期 No.164 553-5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38 ]
  • 模式识别受体Dectin-1与β-葡聚糖的免疫识别作用

    杨小舟;曾富华;饶力群;

    二十多年前,人们首次发现β-葡聚糖受体作为一种非调理素依赖性受体,可在免疫反应早期,通过识别内、外源配体,在清除衰老细胞和防御感染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进而实现其抗肿瘤、抗感染等生物学效应。本文对β-葡聚糖模式识别受体在先天性免疫细胞和组织中的分布及其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2008年05期 No.164 556-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7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55 ]
  • 跨膜丝氨酸蛋白酶6与贫血

    郭晓强;仇艳光;

    跨膜丝氨酸蛋白酶6基因(transmembrane serine protease 6 gene,TMPRSS6)是一种主要在肝脏中表达,编码II型跨膜丝氨酸蛋白酶的基因,它的突变可导致严重贫血的发生。TMPRSS6突变后可造成铁调节激素肝杀菌肽在机体缺铁状态下也表达增加,这造成小肠对食物铁的吸收减少而出现缺铁性贫血。TMPRSS6突变与贫血关系的发现一方面有利于对铁代谢调节机制的深入理解,另一方面也为铁代谢紊乱相关疾病如贫血等的治疗带来了希望。

    2008年05期 No.164 560-5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8 ]

补充说明

  • 补充说明

    <正>《杆状病毒细胞凋亡抑制蛋白》发表于本刊28卷4期,页码:415-417,作者为:郑元木杨俊于威;单位: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杭州310018;该文章受到"2007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资助项目(0816302-M)资助",特此说明!

    2008年05期 No.164 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7 ]

小综述

  • 轮状病毒非结构蛋白NSP1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刘凯军;李晋涛;

    轮状病毒(rotavirus,RV)非结构蛋白1(nonstructural protein 1,NSP1)是轮状病毒逃避宿主天然免疫应答的关键蛋白质。它可以与干扰素调控因子家族(interferon regulatoryfactor family,IRFF)的共同区域结合,阻断干扰素表达的信号通路,降低宿主细胞I型干扰素(type I interferon,IFN-I)的表达,从而抑制宿主天然抗病毒免疫机制的建立。因此,NSP1被认为是轮状病毒的一种重要毒力因子。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轮状病毒NSP1与宿主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2008年05期 No.164 563-5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34 ]
  • HER2与肿瘤浸润转移

    王珊珊;梅金红;

    原癌基因HER2/neu编码的2型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pe2,HER2)在许多肿瘤中有不同程度的表达。HER2被激活后可通过多种途径增强肿瘤细胞的浸润、转移能力,比如:促进肿瘤细胞增殖、抑制其凋亡、增加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等的表达。阐明HER2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将有可能为延长患者生存期,减少肿瘤复发、转移的针对性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2008年05期 No.164 56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3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63 ]
  • 自然反义转录物:生物界中一种重要的基因表达调控分子

    杨朝辉;胡福泉;

    自然反义转录物(natural antisense transcript,NAT)是一种在原核和真核生物中具有重要基因表达调控功能的非编码RNA分子。NAT通常与其靶分子通过序列互补形成自然有义-反义转录物(natural sense-antisense transcript,NSAT)配对的双链R N A,引起靶分子的降解或翻译抑制。鉴于非编码R N A介导的基因调控生物学事件的普遍性,以及最近各种生物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对N A T进行高通量的筛选与深入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2008年05期 No.164 569-5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0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47 ]
  • 基瘦蛋白与其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司艺玲;颜光涛;

    瘦蛋白是由肥胖基因编码的一种16kDa的活性蛋白质,其三维结构与长链细胞因子家族相似。瘦蛋白受体属I类细胞因子受体家族,包括6种剪接体(OB-Ra、b、c、d、e、f),广泛分布于中枢及外周组织,其中的功能性受体(OB-Rb)与瘦蛋白结合后可激活Janus激酶/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JAK-STAT)途径、原活化的蛋白激酶(MAPK)途径、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二酯酶3B(PDE3B)/cAMP途径、5'-AMP活化的蛋白激酶(AMPK)等主要信号途径,在调节能量代谢、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反应等方面发挥多效能作用,并参与肥胖、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发生发展过程。该文主要结合瘦蛋白及其受体的结构和功能对二者相互作用的模式和信号通路作一综述。

    2008年05期 No.164 574-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9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75 ]
  • 雌激素相关受体及其在雌激素信号转导体系中的作用

    赵丕文;牛建昭;王继峰;于杰;

    雌激素生理效应的发挥是通过靶细胞雌激素受体介导的;但近年来发现,孤儿受体中的一种枛雌激素相关受体也参与了雌激素信号转导体系,并与雌激素受体传导通路相互交叉、相互影响,在雌激素相关生理和病理过程的发生和调节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就雌激素相关受体的组成、结构、功能及其与雌激素相关病理过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

    2008年05期 No.164 579-5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3K]
    [下载次数:8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145 ]
  •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表达调控及生物学功能

    李晞;王继红;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angiopoietin-like protein3,ANGPTL3)是血管生成素和血管生成素样蛋白家族成员,主要表达于肝脏。其具有调节脂质代谢和促进血管生成的作用,其中尤以调节脂质代谢的作用显著。探讨ANGPTL3表达调控及功能的分子机制,对于了解代谢性疾病发病机制及寻找新的治疗途径有积极意义。

    2008年05期 No.164 584-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68 ]
  •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与疾病

    肖亚雄;王继红;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angiopoietin-like protein3,ANGPTL3)是一种分泌蛋白,因其具有血管生成素家族的特征性结构而得名。该蛋白质主要在人和鼠的肝脏表达,可能与脂代谢紊乱、冠心病与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代谢综合征、肾病以及肝癌等疾病有关。因此深入研究该蛋白质与疾病的关系,可望为诊断、治疗、预防相关疾病提供新的途径。

    2008年05期 No.164 588-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73 ]
  • 细胞分裂过程中的组蛋白H3磷酸化

    孙谦;周浩;黄熙泰;

    组蛋白是染色质中主要的蛋白质组分,经过复杂的翻译后修饰,主要包括乙酰化、甲基化、磷酸化、泛素化和ADP-核糖基化后,会改变染色质的结构及功能特性。组蛋白H3的磷酸化是高度保守的,发生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特定的时期和染色体部位。在真核生物的不同物种中,组蛋白的磷酸化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和起始时期是不同的,但常在中期磷酸化水平达到最高。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将结束的时候,H3普遍发生去磷酸化现象。不同组蛋白的共价修饰有不同的表观遗传学效应。

    2008年05期 No.164 591-5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7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46 ]
  • 蛋白质棕榈酰化修饰及其研究方法

    秦静;于士颜;李锦军;

    蛋白质棕榈酰化是蛋白质翻译后脂质共价修饰的一种重要形式,对象主要是胞质蛋白质,对蛋白质功能产生多重影响。近年来由于相关新技术引入,对蛋白质棕榈酰化主要修饰酶及其对靶蛋白功能调节方面的研究已渐成为新热点。本文主要对近几年来蛋白质棕榈酰化修饰及其研究方法作了综述。

    2008年05期 No.164 595-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32 ]
  • 肽酰精氨酸的翻译后修饰

    钟守琳;吴绍新;周剑涛;

    肽酰精氨酸残基甲基化作用是细胞质与细胞核内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普遍方式。精氨酸残基甲基化蛋白质与许多细胞生物学过程有关,包括转录调节、RNA代谢和DNA损伤修复等。生物体内精氨酸N-甲基转移酶类、肽酰精氨酸脱亚氨酶类与JMJD6等催化肽酰精氨酸残基进行甲基化、瓜氨酸化和去甲基化的动态修饰。这种动态修饰对细胞生物学功能有重要调节作用。

    2008年05期 No.164 599-6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48 ]
  • 脱镁叶绿酸a单加氧酶与叶绿素降解

    唐蕾;

    近年来叶绿素降解的分子调控机制颇受关注,脱镁叶绿酸a单加氧酶(PaO)作为催化叶绿素卟啉环开环成为四元线性吡咯衍生物的关键酶,成为研究的焦点。本文从PaO的结构与生理功能出发,着重介绍了近期在PaO表达调控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PaO突变体中叶绿素降解的反馈机制;去磷酸化作用与PaO的活性调节;非黄化突变体AtNYE1基因、蛋白激酶基因rlpk2、持绿突变体基因sgr的表达与PaO活性之间的关系,并且简要归纳了PaO研究的发展过程与趋势、存在的问题和争议。

    2008年05期 No.164 606-6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6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85 ]
  • 干扰素诱导的GTP酶及其在抗感染先天免疫系统中的作用

    张艳;叶向群;

    干扰素(interferon,IFN)介导脊椎动物对微生物天然免疫反应的重要免疫分子。一般认为其效应主要是通过诱导ISG(interferon-stimulated gene)转录、表达生成相应效应蛋白来实现。其中GTPase家族是IFN诱导的蛋白质中最丰富的成员之一。目前研究较多的几个GTP酶(GTPase)有Mx蛋白(myxovirus-resistant,抗黏液病毒蛋白)、p47GTPase(immunity-related GTPase,IRG)、GBP(guanine bindin gprotein)、VLIG(very large inducible GTPase)。不同的脊椎动物中,GTPase家族成员的基因分布、蛋白质结构和功能及其机制等存在较大的差异。

    2008年05期 No.164 613-6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2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68 ]

生化与医学

  • 氨甲蝶呤多聚谷氨酸的检测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李明;沈佐君;

    氨甲蝶呤多聚谷氨酸(methotrexate polyglutamate,MTXPG)为氨甲蝶呤(methotrexate,MTX)在细胞内的代谢产物,其蓄积程度决定着MTX的细胞毒性和治疗效果。MTXPG的检测有利于监测其在细胞内的浓度,指导临床用药和预后判断。本文就MTXPG在细胞内的代谢过程、检测方法及其在临床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做一综述。

    2008年05期 No.164 603-6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48 ]
  • SCF泛素连接酶靶蛋白识别组分FBW7

    解智慧;

    FBW7(F-box and WD repeat domain-containing7)是F-box蛋白家族成员,为SCF(SKP1-CUL1-F-box)型泛素连接酶的靶蛋白识别组分。FBW7通过靶降解周期蛋白E、Myc、Jun等多种癌蛋白,对细胞周期进程、细胞生长、分化起重要调控作用。在多种人类肿瘤中已发现FBW7突变,FBW7功能缺失会引起染色体不稳定及肿瘤发生,表明FBW7是一种肿瘤抑制因子。在FBW7缺失所致的肿瘤发生过程中,周期蛋白E、Myc等靶蛋白活性升高、p53功能缺失有重要作用。

    2008年05期 No.164 610-6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3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03 ]
  • 具抗肿瘤活性的乙酰肝素酶抑制剂的研究与开发

    蔡小玲;佘志刚;林永成;

    乙酰肝素酶是一种内源β-D-葡萄糖醛酸酶,通过抑制肝素酶的活性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成及转移等。肝素酶抑制剂的研究,已成为抗肿瘤药物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对肝素酶抑制剂作用的机理、筛选方法和已分离或合成的抑制剂等进行了综述,并讨论了今后对潜在的乙酰肝素酶抑制剂海洋生物羊栖菜多糖的开发。本文就DLC-1基因的结构及生物学功能、在乳腺癌中失活的机制和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作一综述。

    2008年05期 No.164 617-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4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96 ]
  • DLC-1基因与乳腺癌

    刘宇飞;张兆祥;

    肝癌缺失基因1(DLC-1)是一种肿瘤阻抑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8p21.3-p22,在多种肿瘤中呈低表达或缺失,其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关系密切。本文就DLC-1基因的结构及生物学功能、在乳腺癌中失活的机制和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作一综述。

    2008年05期 No.164 621-6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82 ]
  • 血管紧张肽转化酶2与肾素-血管紧张肽系统的研究进展

    魏斌;张艳丽;

    肾素-血管紧张肽系统(RAS)在维持血压稳态、水盐平衡,及局部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局部RAS的失衡将导致这些器官的疾病。血管紧张肽转化酶2(ACE2)是ACE的同源物,作为RAS的重要负调节因子,平衡血管紧张肽Ⅱ的产生,维持循环系统和局部组织中RAS的稳态。本文综述了在心血管、肺、肾、肝等器官的多种急、慢性疾病患者或动物模型中,RAS与ACE2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2008年05期 No.164 625-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90 ]
  • 激肽系统活性产物

    潘传涌;时多;缪明永;焦炳华;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参与了机体众多的生物学过程,除了对机体心血管系统、凝血系统、纤溶系统和肾功能等正常生理过程的调节作用外,在高血压、炎症、疼痛、血管生成、细胞增殖、凋亡和肿瘤发生等诸多的病理生理过程中也陆续发现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关激肽释放酶等上游活性物质的生理功能报道较多,本文从人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开始,重点对下游活性产物缓激肽、活性高分子量激肽原等在生理及病理过程中的作用和调节作一综述。

    2008年05期 No.164 629-6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2K]
    [下载次数:3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60 ]
  • ABCA1与NPC1在细胞内胆固醇转运中的作用

    李晓旭;唐朝克;

    腺苷三磷酸结合盒转运蛋白A1(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ABCA1)是血浆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颗粒形成之初的限速步骤。ABCA1通过膜泡运输脂质至细胞表面的HDL载脂蛋白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C型尼曼-匹克病(Niemann-Pick disease type C,NPC)主要由NPC1基因突变引起,NPC1蛋白能促进胆固醇和其他脂质从晚期胞内体/溶酶体流入其他细胞结构。ABCA1和NPC1相互作用保持细胞内脂质平衡,与Tangier病和N C P病等病理过程密切相关。

    2008年05期 No.164 633-6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4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58 ]
  • 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在缺血后处理中的作用和机制

    黄宜娥;姜志胜;

    心肌细胞急性缺血后,及时再灌注能够挽救缺血心肌细胞的活力、减少梗死面积、促进心肌细胞功能恢复。但是再灌注是一把"双刃剑",它产生大量活性氧类(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和Ca2+超载,开放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mPTP),使线粒体肿胀,外膜破裂导致心肌细胞坏死。mPTP是线粒体非特异性的转换孔,由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voltage-dependent anion channel,VDAC)、腺苷酸转位蛋白(adeninenucleotide translocator,ANT)和亲环蛋白D(cyclophilin D,CYPD)组成。mPTP关闭维持线粒体结构完整,是缺血心肌细胞功能恢复的先决条件。缺血后处理通过减少再灌注早期R O S大量释放和拮抗C a2+超载、释放内源性介质、激活再灌注损伤补救激酶(reperfusion injury salvage kinase,RISK)、抑制mPTP开放,从而保护心肌细胞。

    2008年05期 No.164 637-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3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39 ]

技术与方法

  • cDNA末端快速扩增试剂盒研发进展

    段静波;白方文;白林含;

    DNA扩增的方法有许多种,其中cDNA末端快速扩增(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因其操作简单、成功率相对较高、重复性好,被广泛应用于真核生物基因全长的克隆与分析。本文比较了市售的RACE试剂盒所采用的模板制备策略及改进的扩增方法。

    2008年05期 No.164 641-6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0K]
    [下载次数:3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74 ]

知识介绍

  • 副突变及其发生机制和演化意义

    张平;邢万金;

    上世纪50年代科学家首次在玉米中发现副突变(paramutation),后来陆续在其他生物体中也发现了这种现象。副突变是一种不符合孟德尔遗传法则的遗传模式。近来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表明,RNA是副突变发生的基础机制,涉及表观遗传(epigenetic inheritance)调控及染色体结构的动态变化。副突变的演化有着重要的生物学意义,了解副突变将有助于农作物的改良及人类遗传疾病的治疗。本文综述了副突变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相关的教学和研究整理资料。

    2008年05期 No.164 646-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3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26 ]
  • 木质素生物合成中C3H/HCT的研究进展

    王雪霞;薛永常;赵文超;

    木质素是由三种不同的木质素单体聚合而成的,其含量和单体组成与植物体的综合利用密切相关。木质素单体的生物合成途径涉及到许多酶的参与,C3H/HCT是发现较晚的两个酶,在从对-香豆酰辅酶A(p-coumaroyl CoA)到咖啡酰辅酶A(caffeoyl CoA)的羟基化过程中起作用,是控制木质素H-单体与G/S-单体相互转化的关键酶。该文主要对C3H/HCT的研究进展及在木质素生物合成中的作用进行了阐述。

    2008年05期 No.164 650-6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9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3 ] |[阅读次数:144 ]
  • 基于宏基因组学的脂肪酶筛选

    祝心舟;周世宁;

    脂肪酶是解酯酶的一种,在工业生产上具有极为广泛的应用。宏基因组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避开了传统的微生物纯化培养的难题,极大地扩展了环境微生物资源的利用范围。本文介绍了脂肪酶结构与功能特性,概述了基于宏基因组学筛选脂肪酶的两种不同方法,并评价了各自的优点与缺陷,最后指出了这一筛选策略今后的发展前景。

    2008年05期 No.164 654-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7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28 ]
  • 白念珠菌生物膜的研究

    史文娜;孙淑娟;

    细菌生物膜相关感染发病率不断上升,且治疗困难,已受到广泛的关注。对于真菌,生物膜以及生物膜在真菌感染与耐药性产生过程中的作用只是近年来才受到国内外学者与临床专家的关注,目前的研究多集中在念珠菌属。本文综述了白念珠菌生物膜的形成与特征、影响因素、耐药性的分子机制等几方面内容。

    2008年05期 No.164 658-6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3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22 ]

简讯

作者须知

  • 《生命的化学》作者须知(2008年1月1日起实施)

    <正>一.《生命的化学》简介《生命的化学》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学术期刊(双月刊),为国内核心学术期刊。据2007年公布的2006年中信所数据显示,本刊的影响因子(IF)为0.238,比上一年度的0.182有较大幅度提高。本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重点刊登国际和国内生命科学,

    2008年05期 No.164 665-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5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7 ]

新书介绍

  • 首本《生物化学过程工程学》出版

    束霞霞;杨燕燕;

    <正>2008年8月,由蒋立科教授(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专家)和罗曼教授所主编的《生物化学过程工程学》(bio-chemical process engineering,BPE)于近日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进行细胞产物研究与应用以来第一部BPE教科书。在我国,对细胞内日标产物的研究与利用过程至今仅被看作是生化生产工艺或生化分离技术或下游处理技术,没有明确统一的概念,

    2008年05期 No.164 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9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