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化学

访问量:274054
日访问量:54

  • 题词十则

    <正>~~

    1991年06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 ]
  • 祝贺上海生物化学会复会卅周年

    <正> 据我掌握的可靠史料,上海生物化学会是抗日战争结束后,1948年在上海地区工作的生化人员组织的。她是继抗战期中在成都成立的成都生物化学会之后成立的我国第二个地区生物化学学会。第一届理事长是当时上海医学院生化教授林国镐,理事兼书记为马弼德,理事兼会计为杨恩孚,万昕、杨树勋任监事,唐宁康和倪章祺为不兼职理事。学会成立后,出版中文本《生物化学》,由侯祥川主编。解放后与其他学会一样停止活动,一直至1961年,才恢复活动,即为现在的生物化学会。在复会后的30年中,上海生物化学会,对团结上海地区生化工作人员及发展上海的生化事业,做出了显著成绩,是值得庆贺的。本人与上海生

    1991年06期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1 ]
  • 上海生化学会的三十年

    陈诗书;

    <正> 1961年全国生化工作者云集上海原金门饭店(现华侨饭店)举行学术交流会。会上许多生化界的老前辈认为应该有自己的学会并鼓励和支持上海的生化工作者先成立学会。在王应睐教授的领衔下终于在当年12月正式从中国生理科学会分出而成立上海市生物化学学会。会员人数虽不逾百名,可是对上海地区生物化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十年动乱期间学会被迫停止一切活动。当科学的春天又来临时,1978年学会又恢复了活动,成立第二届理事会,仍由德高望重的王应睐教授出任理事长,当时登记的会员数有132名。之后,学会正常地开展着各种学术活动,理事会每三年换届。至今已是第六届理事会,会员人数猛增,现有

    1991年06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53 ]
  • 衰老生化在老年营养研究中的重要性

    郑集;

    <正> 衰老生物化学是生物化学的一个新分枝。它的任务是用生化方法研究生物机体,特别是研究人体衰老过程中生化反应和代谢反应的特征。从而阐明衰老的原因、机制及制定推迟衰老的措施,达到延长人类的有效工作年龄,为社会作出更多贡献和为自己得到健康长寿。人体由少而壮而老是一种自然现象,是错综复杂的综合现象,导致人体衰老的原因是多样化的。大别之,可分为第一性原因和第二性原因两大类:第一性原因是指遗传基因,是决定生物寿命的主要原因。各种生物的自然寿命(天年)是由各自的遗传基因所安排。每种生物的天年不是由一个基因所决定,而可能是由一

    1991年06期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30 ]
  • DNA甲基化与衰老

    童备;张宗玉;

    <正> 当前DNA甲基化与衰老的关系已为许多科学家的研究所证明。要研究DNA甲基化与衰老的关系,首先就要有效地测定DNA的甲基化程度,然后才得以观察其在衰老过程中的变化。要测定DNA的甲基化程度,HpaⅡ及MspⅠ是非常有用的两种限制性内切酶。这两种酶经常作为一组同时使用,依照其酶切位点的特异性来判断DNA甲基化位置。在真核生物中,DNA的胞嘧啶有2~7被甲基化,形成5-甲基胞嘧啶(~(m5)C),它与活性基因的表达有着重要的关系。限制性内切酶HpaⅡ和MspⅠ可以特异地识别和区分CCGG与C~(m5)CGG片段,HpaⅡ和MspⅠ酶均可识别CCGG片段,并在胞苷

    1991年06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49 ]
  • 衰老细胞的DNA合成抑制剂

    李江红;张宗玉;

    <正> 关于细胞衰老,人们曾提出多种学说,但可概括为两方面。一部分学者认为细胞衰老是细胞损伤积累的结果;另一部分学者认为细胞衰老是自身基因调控的结果。大量的杂交实验结果表明,后一种观点是正确的,基因调控计划的终点是产生一种抑制启动DNA合成的蛋白质。细胞产生DNA合成抑制剂的观点并非新观点,早在1964年Bullough就提出“抑素”假说,用以解释组织稳态。抑素作用具有组织特异性但没有种族特异性。抑素存在的直接证据很难获得,因为抑素的浓度很低且难以纯化。1984年Iype和McMahon从大鼠肝中分离出

    1991年06期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58 ]
  • 对血小板膜糖蛋白专一的抗血栓药物的研究

    阮长耿;

    <正> 血小板在初期止血和动脉血栓形成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血小板在各种诱导剂作用下发生活化反应,包括血小板变形(或粘附)、释放和聚集,同时形成血小板第3因子,促进凝血因子X活化和凝血酶生成。此外,活化的血小板还能抑制纤溶,一方面通过其释出因子ⅩⅢ,交联加固纤维蛋白增加对纤溶酶的抗性;另一面方还能释出纤溶酶原激活剂的抑制物(PAI)。活化血小板释放和形成的血栓烷A_2(TXA_2)、5-羟色胺、组织胺和生长因子(PDGF)使血管收缩,促进血栓形成或平滑肌细胞增生。以动脉粥样斑块形成为基础的急性心肌梗塞早期、不稳定心绞痛和脑卒中患者均

    1991年06期 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6 ]
  • 酶与遗传性粘多糖贮积病

    李玉瑞;

    <正> 粘多糖的正确命名应该是糖胺多糖,粘多糖是旧名。糖胺多糖(Glycosaminoglycan, GAG)是由糖醛酸与乙酞氨基糖或其硫酸酯组成的二糖单位形成的重复系列,其重复数约为20~60个。已知的哺乳类动物的GAG包括硫酸软骨素(C4S,C6S)、硫酸皮肤素(DS)、硫酸角质素(KS),硫酸肝素(HS)、肝素(HP)及透明质酸(HA)7种。这些GAG连接于核心蛋白。每个核心蛋白上可有GAG多达100个,再由HA将这些核心蛋白连接起来组成蛋白多糖(proteoglycan, PG)。蛋白多糖的旧名是粘蛋白。PG在体内与胶原纤维或弹性纤维组成结缔组

    1991年06期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9 ]
  • FEBS'92信息

    濮季行;

    <正> 第21届欧洲生物化学学会联合会会议(FEBS'92)为爱尔兰都柏林三一学院四百周年(1592—1992)庆典的一部分,定于1992年8月10~14日在都柏林举行。内容包括蛋白质折迭、稳定性与设计等21个专题,联系地址: Dr. Tim Mantle FEBS'92, Innovation Centre, O'Reilly Institute,

    1991年06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0 ]
  • 糖皮质激素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的分子机理

    姜琨;童坦君;

    <正> 以往认为糖皮质激素(GC)通过和胞浆内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进入胞核,受体亚基与DNA及非组蛋白发生作用调节mRNA的生成,mRNA进入胞浆,诱导特异蛋白质的合成,产生抗炎、免疫抑制及代谢调节等多种生物效应,包括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近来相继有新发现证明:糖皮质激素受体与原癌基因cFos及cJun产物之间存在着相互抑制作用,从而导致GC抑制细胞生长。细胞内原癌基因CFos与cJun的表达是多种生长因子促细胞分裂的即时效应。抑制Fos与Jun产物,势必阻断了生长因子的细胞增殖效应。糖皮质激索受体(GCR)与CFos, cJun

    1991年06期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7 ]
  • RNA的编辑

    金由辛;

    <正> RNA编辑是1986年Benne等从锥体虫内发现的一种新的RNA加工方式,当时发现锥体虫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Ⅱ(COⅡ)基因与酵母或人的相应基因相比,在编码蛋白的170位氨基酸附近有一移码突变,比较锥体虫COⅡ基因与其转录物的序列,发现转录序列在相应上述移码突变位点附近有四个不被基因DNA所编码的额外的尿苷酸(图1)。这四个尿苷酸刚好校正了基因的移码突变。由于采用杂交技术找不到完全与mRNA相对应的第二个COⅡ基因,所以他们认为这些额外的尿苷酸是在转录中或转录后被加入的。他们把不同于RNA剪接的在mRNA前体上增加某些尿苷

    1991年06期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6 ]
  • 国际生物化学联合会改名

    华惠;

    <正> 今年在以色列举行的国际生物化学联合会(IUB)全体代表大会上,通过了更改团体名称的提案。改名后的IUB正式称作国际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联合会—The International Union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简称:IUBMB)。在这以前,美国和澳大利亚的生化学会,均已先后改名为“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学会”,美国的一些生化系(实验室)也改名为“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系(实验室)”。据悉,在国内,上海市生化学会也正式率先改名为上海市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学会,

    1991年06期 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2 ]
  • PCR-单链构型多态分析

    王尧;

    <正> 分子生物学工作者常常想了解某一基因或某些DNA片段的结构及其变异所在。随着核酸测序技术的问世,与此有关的实验方法不断涌现。除了限制性片段多态分析(RFLP)、应用RNase的碱基失配法、寡核苷酸探针法等已为众所周知外,晚近报道一种PCR-单链构型多态分析(PCR-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 PCR-SSCP)技术,可应用于检测基因的点突变及DNA多态分析等,因其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等优点,颇引人注目。 PCR-SSCP技术由两部分内容组成,PCR是近年最为引起轰动效应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1991年06期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29 ]
  • 数量可变的串联重复(VNTR):个体识别的新武器

    王剑波;

    <正> 数量可变的串联重复(Variable number of tandem repeats,简称VNTR)是1980年Wyman等无意中在人DNA文库中分离到的一个高变重复区。1982年Bell等在人胰岛素基因上游363 bp处也发现一类似高变区,它由—14 bp的序列重复40~170次而成。之后,类似高变区又在α-球蛋白、H-rras、肌球蛋白及HBV的X区等基因中发现。1985年Nakamura把这种高变重复区称为“VNTR”。现已证实VNTR分布广,种类多,是一很好的遗传标志。其特征是同一序列(往往是9~60 bp)重复几次到几百次。VNTR高度多态,因而有极强的个体特异性,它按孟德尔方式遗传且突变率低。现已成功地应用于个体识别、亲子鉴定、案证分析、物种鉴别、基因诊断等各个方面。一、VNTR的应用原理

    1991年06期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36 ]
  • 中科院召开第四次期刊工作会议

    本刊通讯员;

    <正> 会议于1991年11月5~9日在合肥举行。会议研究和讨论《中国科学院“八五”期间自然科学期刊发展计划》(草案);研究和讨论《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排规范》(草案);交流了期刊工作经验。会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举行1991年学术讨论会,在二天时间间内,代表们就刊物社会功能、布局、管理、引文分析、办刊之道、刊物质量与特色、作者工作、外文刊

    1991年06期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2 ]
  • 亲和超滤新技术及其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

    曾宪放;

    <正> 一、引言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技术的最新进展,促进了生物制品(如酶、抗体、抗原、受体)的迅速发展。这些制品通常是从发酵液中或天然产品中提取,并经纯化而得到的产品。提取液常含有悬浮物、高或低分子杂质,并且这些产品纯度很低,对温度、pH值、有机溶剂、蛋白酶以及其它生物污染物很敏感,易于降解。因此,很有必要开发高效的下游工程,进行产品的分离和纯化。生物工程中的下游工程,通常用过滤、离心法分离不溶物,用盐析等沉淀法进行浓缩,用离子交换,电泳和亲和层析技术对产品进行纯化。其中,亲和层析技术是选择性最高的纯化技术(一步可把纯度提高1000倍),已广泛

    1991年06期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01 ]
  • 凝血酶敏感蛋白的分子结构及其生物功能

    陈正权;

    <正> 一、来源与分布 1971年,美国学者Baenziger等人从细胞外基质中分离出一种具有调节血小板粘附与聚集功能、分子量为190 KD的蛋白质,它是受凝血酶刺激后由血小板α颗粒所释放的,Baenziger将其命名为凝血酶敏感蛋白(Throm- bin-sensitive protein,简称TSP)。后来,许多实验室相继证实,凝血酶敏感蛋白是由三条相同的多肽链连接而成的大分子,每条肽链的分子量为145~180 KD,分子量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各实验室采用的实验条件不一所致。 TSP的血浆浓度很低,约20ng/ml,但组织分布很广,除了存在于活化的血小板表面以外,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神经胶质细胞、Ⅱ型小泡肺细胞以及单核吞噬细胞也都可以合成、分泌TSP。因此,TSP是构成细胞外基质的重要组分,参与细胞外基质多种功能的表达。

    1991年06期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4 ]
  • 人体自我镇痛机制的进展

    张希颐;牛评光;马金亭;何娟;

    <正> 人体自我镇痛机制一直是一个奥秘,亟待解决。最近美国和日本专家已证实人体内可合成吗啡,这将有助于这一奥秘的揭开。阿片(也称鸦片)是罂粟科植物罂粟(papa-ver samniferum L.)的未成熟蒴果被划破后渗出的浆汁的干燥物。吗啡(Morphine)是阿片中所含的主要生物碱,阿片中吗啡含量约占10%。可待因(Cod-eine)也是阿片中所含的一种生物碱。吗啡纯品是1803年德国青年药师Serturner首次从天然阿片中提取的。业已证明,体内有几种吗啡样物质如脑啡肽、β-内啡肽(β-Endorphin)、α-内啡肽及γ-内啡肽等,皆具有镇痛作用等。随着科学的发展,最近美国和日本发现,

    1991年06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61 ]
  • 锰的代谢与人体健康

    丁贤强;

    <正> 锰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人体缺乏锰时,体内的线粒体结构与机能将受到影响。锰对人的生长、生殖、碳水化合物以及脂肪的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也是微量元素溶液的重要组成元素之一。一、锰在人体中的分布正常成人体内含有锰12~20mg,约占人体重量的0.00002%。人体中各组织器官锰元素的含量差别很大,但与其他重金属元素一样,锰在肝、肾脏中含量较高(表1)。血清中锰的浓度为1.82±0.64毫微克/毫升。红细胞中的浓度是全血的7~14倍。

    1991年06期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3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06 ]
  • 第二届中南六省生命科学前沿学术研讨会简讯

    胡维新;周玉球;

    <正> 中南六省生命科学前沿第二届学术研讨会于1991年10月7日至11日在湖南省大庸市举行。34所大专院校、研究单位和医院的75人参加了会议。其中30岁以下的代表占总人数30%,说明我国生命科学界后继有人。大会共收到论文文摘62篇,综述摘要40篇。内容包括肿瘤、艾滋病、自由基与疾病、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神经生物学、衰老与抗衰老、积极优生、细胞膜与表面受体以及生长因子等20多个领域,反映了多学科纵横交叉的特点。第三届研讨

    1991年06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5 ]
  • 生物体系中的酚类化合物

    张墨英;

    <正> 生物体系中的酚类化合物目前已发现了2000多种。酚类的大部分作为代谢产物沉积在细胞液泡中,部分在细胞质内起调节和互相影响的作用。除了作为更复杂的生物合成的中间体外,它们在生物的不同生理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生物的生长、发育、成熟直至死亡都离不开酚类化合物。一、酚类化合物化学性质酚类呈弱酸性,能与含氮的具有活性的生物化合物(几乎都是碱)很好的配合。羟基能与水形成氢键使其水溶解性增大。酚类易被氧化。酚类侧链和氨基酸侧链平行面对面结合时,能形成很强的疏水键,从而限制氨基酸的侧链的旋转。这些性质使酚类化合物只要在生物体内存在,不需任何其它条件就会导致代谢

    1991年06期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1 ]
  • 高级生化新进展讲习班在江西庐山召开

    李江琪;

    <正> 受中国生化学会委托,中科院上海生化所函授学院与江西省生化学会于1991年7月23日~8月3日在江西省庐山联合举办了“高级生化新进展讲习班”。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140余名代表参加了学习。讲习班邀请了上海第一医科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和上海生化所的9位专家、教授前来讲学。讲课内容包括真核基因表达的调控、核酸研究的最新进展、蛋白质结构研究的新发现以及生物膜、免疫、激素、自由基等许多生化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并介绍了讲课者本人近年来的工作成果。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这次学习收益不浅,特别是有机会聆听生化界著名专家学者的讲课,对今后提高业务水平,推动生化技术发展有较大帮助。学习期间,专家与代表们进行了学术交流,增进了友谊、加

    1991年06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9 ]
  • 羟自由基

    严勇朝;

    <正> 生物化学家认为,导致细胞老化的原因之一是活性氧(O_2~r、H和H_2O_2),能使正常细胞的生理化学性质发生深刻的变化。随着有机体的老化,体内活性氧量增大,老化的线粒体含较少的DNA,产生ATP的量也减少,因而非常脆弱,这些事实说明活性氧的毒性是很大的。现已发现,羟自由基(·OH)能杀死红细胞,降解DNA、细胞膜和多糖化物,而且许多有害效果在加·OH自由基的清除剂后会明显降低。因此,研究羟自由基的产生和消除,查明羟自由基的反应机理,寻找出一些有效的羟自由基清除剂,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早在十九世纪末期,Fenton新发现H_2O_2产生羟自由基的体系。一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

    1991年06期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26 ]
  • 庆祝新疆生化学会成立十周年暨第四次会员大会

    <正>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化学会于1991年10月23~26日在乌鲁木齐举行庆祝学会成立十周年暨第四次会员大会,83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中国生化学会副理事长祁国荣研究员应邀到会祝贺,并作了“Ribozyme研究进展及其应用”的学术报告。副理事长吕兆启研究员作了第二届理事会的工作报告。大会共收到了论文92篇,会上在张玉林教授、李原钧副主任医师、王文贵和任铸助理研究员分别作了有关方面的综述报告。分组会共交流学术论文40篇。在推荐与选举的基础上,产生了25位同志组成的第三届理事会,新理事会推选吕兆启研究员为理事长;宋克征、李维琪、苏甫拉、王丽容、喻梅辉、莫庸为副理事长;李维琪兼任秘书长。

    1991年06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4 ]
  • 一种新型甜蛋白——仙茅素

    姜伯倩;

    <正> 1990年3月日本学者山下春幸等人从光叶仙茅(Curculigo latifolia)的果实中,提取出一种新型的甜味剂,是一种不含糖基的甜蛋白,命名为仙茅素(Curculin)。一、担纯方法作者在4℃条件下,取光叶仙茅浆果30克,水洗后加水匀浆,13,000rpm离心得上清液,加入0.3 M NaCl液使沉淀,30,000rpm离心30分钟,上清液呈高度的甜味诱导活性。加硫酸铵至上清液中使达80%的饱和度,30,000rpm离心1小时,收集沉淀,将沉淀溶于10mM KH_2PO_4—Na_2HPO_4缓冲液中(pH 6.8),上CM—SepharosCL-6B柱,用磷酸缓冲液平衡,柱上吸附物用0~1.0M NaCl液进行线性梯度洗脱,收集活性部分洗脱液,

    1991年06期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6 ]
  • 胆红素生产中抗氧化剂的改进

    吴振业;丁兆乐;高玉强;

    <正> 目前生产胆红素的抗氧化剂大都应用亚硫酸氢钠,由于其对热和酸等不稳定的特点,应用受到局限,效果也不甚理想。我们先后应用了连二亚硫酸氢钠、硼氢化钠、甲基次硫酸钠、抗坏血酸、焦性没食子酸等在相同条件下作了平行试验,其结果与亚硫酸氢钠法作对照,观察到:只有焦性没食子酸的效果最佳,其它几种没有显著的意义。一、实验方法 1.材料及仪器:(a)原料:猪苦胆系荷兰进口。(b)试剂:连二亚硫酸氢钠;硼氢化钠;甲基次硫酸钠;抗坏血酸;焦性没食子酸;亚硫酸氢钠均为化学纯。氯仿系工业级。 2.工艺路线:

    1991年06期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4 ]
  • 核酸杂交分析的化学发光检测

    沈波;

    <正> 传统的核酸杂交分析需要放射性同位素作为探针标志物,其优点是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但由于放射性同位素固有的缺点,人们越来越希望能开发出代替放射性同位素而又保留同样灵敏度的非放射性标志物。最近国外相继建立了用酶标记探针进行增强化学发光检测(ECL)和吖啶酯标记探针进行化学发光检测核酸杂交体的方法,其灵敏度可以接近或达到甚至超过放射性标记的探针,特别是吖啶酶标记探针的杂交程序大为简化,仅需15~20分钟就能获得检测结果,是目前最快速的杂交检测方法。目前国外已有这两种标记和检测的商品化试剂盒供应。

    1991年06期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0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5 ]
  • 第四届糖的生化学术会议胜利结束——“糖生化专业学术组”成立

    天恩;

    <正> 第四届全国糖的生化学术会议于1991年10月14~16日在奉化溪口召开,共刊出论文摘要101篇,与会代表82人,来自全国18个省市和46个单位。在开幕式上,宣读了沈昭文教授对大会的贺信,并由张惟杰、孙册、顾天爵三位教授在大会上做了进展性综述。曾仲奎、朱正美、陈惠黎、李建新、顾建新五人在分会场上作了结合自己工作的综述报告。得到与会同志的欢迎。会议期间,由全国生化学会常务理事陈惠黎和副秘书长袁士龙同志召开了21人的座谈会,传达了第六届FAOB大会的筹备工作情况,征求了代表对“生命的化学”编辑部的意见

    1991年06期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2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2 ]
  • 中美基因表达与调控学术讨论会在沪召开

    徐树健;

    <正> 由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组织的中国科学院和美国科学院基因表达与调控学术讨论会于10月14~16日在科学院上海学术活动中心召开。这是1989年以来两国科学院首次较大规模的交流活动。二十位中美著名科学家,包括罗伯特·霍尔维茨等几位美国科学院院士作了学术报告。国内外二百名学者参加了讨论会,并进行了贴报交流。中科院副院长李振声教授到会并致贺词。中美两国科学家的学术报告引起了与会学者极大的兴趣和关注。其中,美国科学院院士罗伯特·雷德教授阐述了基因调控的基本模

    1991年06期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2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0 ]
  • 第四届SCBA国际研讨会明年六月在新加坡举行

    华惠;

    <正> 二年一度的美洲华人生物科学学会(SCBA)国际研讨会,1992年6月14~19日在新加坡举行。交流的方面有RNA剪接和编辑、蛋白质结构和工程、植物遗传和农业生物技术、免疫学,癌基因和信号转导、细胞结构与功能、基因调节和表达、激素作用、蛋白激酶和磷酸酶等27个专题。会议将对提出申请的个别青年工作者给予部分资助。有关进一步信息可与美国犹他州立大学的李国光教授联系:Dr. Joseph k.-k. Li, Chairman SCB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Biology Department(UMC-5500) Utah State University

    1991年06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0 ]
  • 中国科协将颁发第三届青年科技奖

    <正> 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科技奖拟定于1992年11月颁发。本届中报获奖者的年龄不得超过37周岁(1955年1月1日后出生者),其成果必须是在其35周岁前做出的。论文必须是在国内公开发行的期刊上发表,成果必须是经过有关部门的正式鉴定。希从事生化科研的单位,于1992年1月31日前向我学会积极推荐那些做出突出成绩的优秀生化青年工作者,由本会组织专家评议后,再由我会于1992年2月底前向中国科协

    1991年06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1 ]
  • 中国科协明年举办首届青年学术年会

    <正> 中国科协决定于1992年4月24~28日在北京召开“中国科协首届青年学术年会”。会议规模较大,分设理、工、农、医及交叉学科5个分部。征文对象为年龄不超过35周岁的论文独立完成者或第一作者(1957年4月25日后出生者),全文以5000字为限,附700字摘要以及作者简介,一式四份,于1992年1月10日前寄达理科分部联系人,中国海洋学会潘新春同志(地

    1991年06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6 ]
  • 国际遗传病分子生物学学术会议明年在沪举行

    <正> 这次国际会议定于1992年10月4日至7日在上海锦江饭店举行,由上海市儿童医院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联合主办,并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和美国NIH基金资助。会议将集中展现和交流遗传病的分子生物学领域的最新成果和进展,包括本领域当前感兴趣的课题:1.基因转移和转基因动物;2.基因组和反向遗传学;3.珠蛋白基因和血红蛋白病;4.先天代谢病;5.基因治疗;6.临床遗传学中的新技术应用。会议交流将采用口头发言和墙报两种形式。论文将刊登在《美国生化医学和代谢生物学杂志》上。如希望参加会议者,或希望

    1991年06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1 ]
  • 华北地区医学生化学术研讨会

    张迺哲;

    <正> 首届华北地区(山西省、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及天津市)医学生化学术研讨会于今年7月27~30日在北戴河召开。133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收到论文255篇,其中综述报告35篇。内容涉及异常血红蛋白、糖化皿红蛋白、免疫球蛋白、脂蛋白、载脂蛋白;基因结构表达与调控、基因克隆及PCR技术以及酶学研究等,如钠钾ATP酶、超氧化物歧化酶、γ-谷氨酞转肽酶、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心肌酶谱等十几种酶类;还有,胰岛素受体、钠泵抑制因子、生物活性肽及多肽激素等方面。当前热门的与抗衰老有关的自由基、过

    1991年06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1 ]
  • 下载本期数据